作為我國起步最早的光伏公司之一,海潤光伏曾一度處于光伏制造頭部位置。然而,隨著2019年7月8日海潤光伏在A股市場最后交易日的定格,昔日光伏巨頭就此隕落,消散在光伏產業(yè)發(fā)展長河中。如今,其旗下公司相繼破產拍賣,令人唏噓。
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,在近一個月前的首次流拍后,2024年1月8日,海潤光伏全資子公司海潤上海的多個資產再度啟動拍賣程序,至1月9日拍賣結束,前述資產仍悉數(shù)流拍。
折價出售未果
記者在阿里拍賣網(wǎng)站了解到,1月8日,海潤光伏旗下海潤上海持有的海潤太陽能科技10%股權、合肥海潤電力科技15%股權、精河縣海鑫光伏50%股權以及海潤上海應收賬款均啟動了二次拍賣程序。經過一天的競價,1月9日,上述四項資產均以流拍告終。
記者查詢發(fā)現(xiàn),上述四項資產的首次拍賣時間均為2023年12月13日。以海潤上海應收賬款為例,首次拍賣公告顯示,彼時海潤上海賬面應收款余額約1億元,共涉及14戶,包括蘇州新輝新能源、精河縣海鑫光伏、喀什天慶光電科技等。該債權類資產的起拍價為8020.41萬元,即按照賬面應收款余額打了八折起拍。該價格與二次拍賣起拍價保持一致,兩次拍賣均以流拍告終。
與之類似,海潤上海持有的股權資產同樣以八折進行拍賣。對比海潤上海對持有的海潤太陽能科技10%股權、合肥海潤電力科技15%股權以及精河縣海鑫光伏50%股權的首次起拍價,在二次拍賣中,起拍價均打了八折。但即便如此,仍舊無人參與競拍。
例如,在海潤上海持有的合肥海潤電力科技15%股權標的物介紹中明確顯示,海潤上海享有凈資產金額為1436.58萬元,股權投資賬面金額為3000萬元,本次拍賣以股權投資賬面金額的80%為拍賣底價。
上海三中院此前出具的民事裁定書顯示,海潤上海以其不能清償?shù)狡趥鶆涨屹Y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,已申請進行破產清算。根據(jù)截至2022年6月的資產負債表顯示,其資產總計9728.41萬元,負債合計1.14億元,所有者權益合計-1639.37萬元。
相繼啟動拍賣
除了本次啟動拍賣的海潤上海,海潤太陽能科技的其他股東近年來也在開展拍賣事項。
股權結構顯示,海潤太陽能科技共有5名股東登記在冊,包括持股60%的海潤光伏以及均持股10%的太倉海潤、奧特斯維、合肥海潤、海潤上海。
公開信息顯示,合肥海潤曾先后數(shù)次甩賣兩合資公司共計25%股權。由合肥海潤持有的海潤太陽能實業(yè)投資15%股權及海潤太陽能科技10%股權于2020年8月10日在阿里拍賣平臺進行拍賣,起拍價格450萬元。股權結構顯示,海潤太陽能實業(yè)投資成立于2011年11月,其中海潤光伏持股85%,合肥海潤持股15%。
根據(jù)競買公告,上述拍賣標的進行整體拍賣,其中海潤太陽能實業(yè)投資15%的股權評估價為4500萬元,海潤太陽能科技10%的股權評估價為0元,兩者合計4500萬元,即本次拍賣價格僅為評估價的10%,后以流拍告終。
時隔兩個月,2020年10月,合肥海潤啟動第4次拍賣,起拍價更是低至45萬元,依舊無人參與。連續(xù)多次拍賣失利后,2021年3月,合肥海潤單獨啟動海潤太陽能科技10%股權拍賣事項,起拍價為1000元。經過29次競買后,競買號“J1042”以6次出價摘得合肥海潤持有的海潤太陽能科技10%股權,成交價最終定格在3140元。從競買記錄來看,該名買家從第一次出價到最終成交用時不足20分鐘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經歷18次拍賣后,合肥海潤持有的海潤太陽能實業(yè)投資15%股權最終在2023年7月7日競拍成功。然而,相比4500萬元的評估價,成交價僅為7.15萬元。
過度擴張黯然離場
縱觀上述眾多資產拍賣的窘境,其背后是海潤光伏在資本市場行至末路。
公開資料顯示,海潤光伏成立于2004年,總部位于江蘇江陰。公司主要從事晶硅電池及太陽能組件的研發(fā)、生產及海內外銷售;專注全球光伏電站投資開發(fā)、建設和運營,曾是中國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(yè)之一。
2011年,海潤光伏通過借殼在上交所上市。疊加彼時光伏行業(yè)政策扶持,順利登上資本舞臺的海潤光伏試圖通過規(guī)模擴張換取加速發(fā)展。但好景不長,過度的擴張反而使得資金鏈吃緊。
2016年至2018年,海潤光伏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連續(xù)3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,上交所決定終止海潤光伏股票上市。公司股票于2019年5月27日進入退市整理期,至2019年7月8日,退市整理期結束,海潤光伏就此從A股市場黯然離場。
據(jù)記者不完全梳理,目前,海潤光伏旗下奧特斯維、太倉海潤、合肥海潤分別持有的海潤太陽能科技10%股權均已展開拍賣。其中,太倉海潤持有的海潤太陽能科技10%股權于2019年啟動3次拍賣,起拍價格從2000萬元降至100萬元后再度降至1萬元,但仍然無人問津。
來源:中國證券報 記者 喬翔
評論